巴菲特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喜欢那些具有护城河的企业。那么,什么是巴菲特眼中的护城河呢?
我们先来看看巴菲特对于护城河是如何定义的?
一、护城河的定义
1993年,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首次提出了“护城河”概念。信中这样写道:最近几年可口可乐和吉列剃须刀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实际上还在增加。
他们的品牌威力、他们的产品特性以及销售实力,赋予他们一种巨大的竞争优势,在他们的经济堡垒周围形成了一条护城河。
这里巴菲特并没有给出对护城河更详细的表述,1995年的股东会议上对于护城河的描述更加的清晰。
在1995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度会议上,即“奇妙的、由很深、很危险的护城河环绕的城堡。城堡的主人是一个诚实而高雅的人,城堡最主要的力量源泉是主人天才的大脑;护城河永久地充当着那些试图袭击城堡的敌人的障碍;城堡内的主人制造黄金,但并不都据为己有。
在2000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根据护城河加宽的能力以及不可攻击性作为判断一家伟大企业的主要标准。而且我们告诉企业的管理层,我们希望企业的护城河每年都能不断加宽。这并不是非要企业的利润要一年比一年多,因为有时做不到。
从历年巴菲特对于护城河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巴菲特把企业形容为城堡,它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攻击。
所以企业的管理层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让竞争对手无法复制这种产品力,而且还要每年都要想办法加固这条护城河,让企业的竞争优势一年比一年强大。
让巴菲特如此看重的护城河都有哪些呢?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分别是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和成本优势。
二、护城河的分类
1、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可以分为品牌,专利权和法定许可。投资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一个知名品牌一定会给企业带来优势。帕特·多尔西认为,只有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品牌,或者能巩固消费者对商品的依赖性的品牌才能形成经济护城河。所以,要看一家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品牌溢价,可以观察这家企业的产品在提高产品价格后,是否还有消费者购买。比如白酒行业的茅台,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品牌影响力,即使提高产品价格也依然会有消费者购买。专利权是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这种权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垄断优势。但是这种竞争优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长久,因为专利是有期限的。一旦专利过期,大量的竞争对手就会疯狂竞争。另外我们需要注意那些只有少数专利产品的企业,因为一旦产品的专利权受到挑战,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会受到巨大的打击,企业的超额利润也会消失。所以,只有那些拥有多种多样专利权和创新传统的企业,才拥有专利护城河。
法定许可权利,可以阻挡竞争对手进入你已经形成的垄断市场。其他企业想要进入市场,就需要经过审批、认证才能进入。这样的企业就容易形成竞争优势。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定价是否会受到行政监管,也就是价格管制。
不受价格管制的企业产品,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比如白酒行业的价格就不受政府价格管制,但是水电的价格是受政府管制的。
2、转换成本
所谓的转换成本是指消费者从A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转向B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成本。
转换成本越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明显,越容易形成护城河。客户如果不能实现转换或者转换成本过高,企业就可以收取更高的价格。
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就是处于市场垄断地位。如果我们要转换操作系统,转换的成本就非常高昂。
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这么多年,已经建立了非常庞大的软件生态体系,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在它上面。
即使出现了其他操作系统,如果建立不了自己的软件生态体系。消费者也是不会使用的。
员工资)相对变成成本(比如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的比值越高,规模效应就越明显。
比如制造行业,一般企业都有大量的固定资产,设备流水线,大量的工人。这种企业,产能越高,越能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
三、发现护城河
我们都知道赛道的重要性,企业所处的行业也就是赛道。有些行业,相比其他行业就很容易赚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白酒行业,互联网行业。
现实中,不管是在这两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工作还是投资其股票,都能获得不错的投资回报。
比如在腾讯这种大厂工作,薪资相比其他行业,就有着巨大的优势。前两年,流量红利期还在的时候,投资腾讯的股票的人,也都取得了不错地投资回报率。
其实巴菲特也非常喜欢消费领域的企业,因为这类企业,商业模式简单,行业的需求短期内变化不大,竞争优势又非常明显。
比如,可口可乐,喜事糖果,箭牌糖果。
所以,消费行业就容易产生一些护城河比较明显的企业。
另外就是能源行业,因为得到政府的行政授权,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优势。